《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作者通过哪些材料体现肖邦的爱国之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5:36:28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作者通过哪些材料体现肖邦的爱国之心?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作者通过哪些材料体现肖邦的爱国之心?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作者通过哪些材料体现肖邦的爱国之心?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作者通过哪些材料体现肖邦的爱国之心?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从文中肖邦说的一句里提炼而成的,原句是: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正是从原句里提炼出来的,因此课题不需要加双引号.——从原句中提炼一个重要意思,得到一个题目,这是一种很好的取题目的方法.如《我不是最弱小的》.这段话,除了肖邦说的话传递出他的爱国情,从其他几个词也可以看出:“弥留之际”和“紧紧”:一个人“弥留之际”的“紧紧”抓的东西,一定是他一生最后的最重要的遗愿,肖邦平生最后一个遗愿是把自己心脏运回祖国.
  “喃喃”:它的意思是小声的连续地说.小声,是他弥留之际的话,不可能大声.连续地说,说明它最牵挂的就是这件事.这里有一个叫人生疑的地方:肖邦为什么不叫姐姐将自己的遗体运回祖国呢?这就不能不说到背景.1837年,当时肖邦已经在法国,俄国驻法的大使以沙皇宫庭的名义拉拢肖邦,要他接受“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并表示这是由于肖邦并未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肖邦断然加以拒绝,并义正词产地答复:“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革命,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的.”这坚定的回答、傲岸的蔑视,无疑给沙皇一记响亮的耳光.正由于这样一些缘故,沙俄统治下的波兰,是不可能让他的遗体运回祖国的.肖邦也深知这一点,他在弥留之际,不说将我的遗体运回去,而是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这篇课文的爱国情,与同组的《我们爱你啊,中国》,基调完全不同.这是悲的,愤的,痛的.全文洋溢着的这种悲的、愤的、痛的爱国情的语句还有很多.比如——
  ●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从“满怀悲愤”“不得不”.可以看出,肖邦多么想留在自己的祖国啊,可是不行,他不得不走,一是他不肯向沙俄低头,二是他的父母师友让他出国深造,不能让这位音乐天才在国难里埋没.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一生,以至于肖邦临死前,这样想: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和抗争.
  “悲痛欲绝”,是“悲痛得要死了”的意思.可是他不能死,他要起来为祖国做点事.他是一名音乐家,手中的笔、手中的琴就是他战斗的武器,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一个为祖国命运担忧到“悲愤欲绝”的人,他的生前和死后,却不能回到祖国去,他只能对自己的姐姐,喃喃自语: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流逝,可是他自己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注意这个“日夜”.白天想着祖国,是可以理解的,晚上想着祖国——做梦去想?这里,作者的运用是真正的贴切的.因为从彻夜,从忘记时间的概念,可以看出,真的是“日夜”.从“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何等大灰暗,何等的忧虑,何等的痛苦.一个人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忧虑自己的痛苦与祖国如此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没有办法回到自己的祖国,去看看自己的祖国,去踩一踩自己的故乡的泥土,他只能临死前念叨着:读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受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慎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告别亲人时,肖邦没有哭.师生咏唱时没有哭,老师叮嘱时,肖邦没有哭,可是,当他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他再也忍不住地哭了.这样一个对祖国情深的人啊.
  当然这段话不只有肖邦的爱国情,也有老师埃斯内尔的爱国,从“紧紧握住肖邦的手”从“深情地对肖邦说”,从一个“捧”字,都可以感受得到.
  肖邦回首望了望华沙,走了.一走,就是一生,再也没有回来.这一别,就是与祖国的永别,他多么想回祖国,再去看看啊,可是,他只能在弥留之际,对亲爱的姐姐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行文到此,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句子都能突出反映肖邦的爱国之情.那么从以上句子中任选一句,概括一个题目,如“特殊的礼物”“思念祖国”,好不好?——不好.选哪一句,哪一最具有代表性的,这就是水平,鉴别的水平,也是选择的水平.
  课文第二节的“送别”,是文章的一个重点,也是写作技能渗透的一个重点.师生送别肖邦时,有三个场面:咏唱、叮嘱、送“泥土”.如果将这三个场面换成:
  ①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埃斯内尔紧紧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②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肖邦慎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感动地点了点头.③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肖邦再也忍受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这样一来,重点就落在了肖邦对老师、同学的感情上了.可见,表达的顺序很重要,最后的那个意思,往往是最重要的那个意思.
  第二节的第一句话是:“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改成“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阳光灿烂,金果飘香”,反正快过去200年了,谁知道那天究竟是什么天气.通不通?通.顺不顺?顺.美不美?美.行不行?不行.这一环境描写要与当时的人的心情、气氛融合在一起.显然“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与肖邦当时的心情、心境是一致的.这是这句简单的环境描写对我们的写作启迪.
  1849年10月,38岁的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肖邦的遗嘱,朋友们将他保存了18年的那杯泥土,撒在他的棺木上,他一生思念祖国,现在,死了也嗅着祖国泥土的芬芳而去.遵照他的遗嘱,朋友们又将他的心脏装在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波兰,赤子之心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占领波兰.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一直被珍藏起来,没有遭到破坏.肖邦的心已成为爱国心的象征.1949年10月17日,肖邦逝世100周年那天,肖邦的那颗赤子之心、爱国之心,回到了庄严古老的教堂.
  肖邦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在人民中跳动,他的音乐,也永远在祖国、在世界传扬.肖邦的心,是一颗真正的爱国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