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姚隘路为什么要读作“yao ga lu”?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6:07:16
宁波的姚隘路为什么要读作“yao ga lu”?

宁波的姚隘路为什么要读作“yao ga lu”?
宁波的姚隘路为什么要读作“yao ga lu”?

宁波的姚隘路为什么要读作“yao ga lu”?
哈哈 其实 我以前也一直很疑问的 还有邱隘
据报载,宁波市区王隘路的“隘”字路牌上有两种标音,一种标ga,一种标ai,王隘路上有六块路牌,两种标法各占一半.有趣的是,在兴宁路王隘路路口有两块路牌,一块写作wanggalu,另一块写作wangailu,路人对此疑惑不解,无所适从.这其实反映了宁波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作家贾平凹在《浙江日记》中写道:“来到了宁波,就像到了国外.”宁波方言之独特和难懂由此可见一斑.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宁波方言里有许多独特的音变现象,也有不少古音成分.“隘”读作gà(尬),就是典型一例.“隘”从益得声,同声符的“溢”字宁波话读革,如水革(溢)出、老酒倒勒满进革(溢)出,其理相似,可作旁证.
宁波话中类似的情况可以举出很多.如虹,地道的宁波话不说“虹”,而叫“鲎”(音如吼).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占候》:“(虹)俗呼曰鲎.谚云:‘东鲎晴,西鲎雨.’”俗语有“东鲎日头西鲎雨,北鲎荒年南鲎米”、“鲎高日头低,大水没稻田”、“早鲎弗过昼,夜鲎晒开头”等说法.“鲎”本指鲎鱼,一种壳似坚甲尾似剑的海洋动物,饭店酒家里常可看到、吃到.鲎鱼的“鲎”和当虹讲的“鲎”二者的意义上显然是没有联系的.“鲎”当虹讲,其实就是“虹”的音变.又如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又写作“端五”,宋陆游《过邻家》诗:“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宁波话则说成“东五”,俗语:“吃了东五(端五)粽,还要冻三冻.”再如“伛倒施揖”“背脊骨伛弗倒”的“伛”,宁波话既读欧,又读翁.古音变化有“阴阳对转”之说,虹读为鲎、端读为东、伛读为欧与翁,均属于古韵侯、东两韵阴阳对转,完全符合语音演变的规律.
日前参观天一阁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天一阁博物馆馆长向我们介绍了学界关于麻将起源于宁波的观点,旁证之一是麻将本作“麻雀”,而宁波话麻雀正读作“麻将”.这是很有意思、很有说服力的证据.雀读作将,如同脚读作将,宁波话瘸子叫拐将、吃剩的菜肴叫碗将、水缸底下的残余物叫水缸将、挑剩的东西叫拣落将、北仑有个地名叫中岭将,“将”都是“脚”的音变.这说明麻雀叫麻将,既是宁波话的特色,又合乎方言音变之理.
还有,鸡啄米说成鸡笃米,妇女做产说成做山,后爹后妈说成慢爹慢娘,嗅音如熏,缚音如婆,笃、山、慢、熏、婆分别是啄、产、晚、嗅、缚的古音.
现在再来看“隘”字.隘的古文字形很复杂,左右两土山相对,中间像咽喉.本义是狭窄、险要,亦可指狭窄、险要之处.用于地名,则大多表示狭窄、险要的道路.
“隘”是宁波地名特色用词,使用频率颇高,北仑有邬隘、李隘、林隘、下周隘、上周隘、周隘陈、施隘周、王隘、上王隘、里隘、丁隘等,鄞州有邱隘、殷隘、张隘、余隘等,宁波俗语有“东乡十八隘”之说.宁波以隘为名的,大多位于平原,而非山口.林宗瑾先生在《宁波市北仑区地名志》一书中说:“推想这些地方成村较早,村民自筑小路,外人过村如过关隘,故名其地也.”这种看法很有见地.
如同汉语里国名、族名、人名、姓氏一样,古今地名中有不少特殊读音,约定俗成,代代相沿.广东番禺的“番”念pān不念fān,台州的“台”念tāi不念tái,丽水的“丽”念lí不念lì等,即是其例.“隘”读gà既有汉语音理依据,又有久远的历史传承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我以为是可以成立的.我们固然要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但对那些有历史渊源、有群众基础的特殊地名,也要考虑“名从主人”原则.作为宁波人,我希望“隘”的gà音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到权威字典辞书,因为它记录的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