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有关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2:21:33
《怀疑与学问》有关理解

《怀疑与学问》有关理解
《怀疑与学问》有关理解

《怀疑与学问》有关理解
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从小就有怀疑的精神,读书时善于提出疑问,他一生在史学领域有许多独到的研究,为祖国的历史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怀疑与学问》是他的治学经验的结晶.这篇文章深刻地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对于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是大有益处的

【 抛砖引玉 】
1 . 本文题目“怀疑与学问”是关系性议论文,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搞清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辩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也即怀疑是学问的必要条件。
2 . 理解文章的结构。
3 . 这一类议论文,道理浅置易懂,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己分析,老师加以引导。
【 指点迷津 】
1 . 本文的论证方法...

全部展开

【 抛砖引玉 】
1 . 本文题目“怀疑与学问”是关系性议论文,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搞清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辩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也即怀疑是学问的必要条件。
2 . 理解文章的结构。
3 . 这一类议论文,道理浅置易懂,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己分析,老师加以引导。
【 指点迷津 】
1 . 本文的论证方法:
( 1 ) 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一种通过典型的有说服力的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的事实为依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本文所引三例分别从不同侧面证明了论点,很有特色。
第1个例子:“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 ? 最早见于何书 ? 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 ? 著者何以知道 ? ”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鼻祖,史书有载,相沿承袭,有口皆碑。这样的人物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 然而作者却以史学家特有的洞察力审慎辨析史料,竟发现诸多疑点:如三皇、五帝究系何人 ? 史书记载有别,孰是孰非 ? 通过这个例子、作者告诉我们,即使是重大的历史事实也有可能记载失误。由此作者提出的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观点也就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第2个例子:“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 ? 有什么科学根据 ? ”“腐草为萤”是民间的俗说。这种俗说正确与否,很少有人去考虑,只是人云亦云、相传已久,似乎成了真理。然而草变萤是缺少科学依据的。一经作者分析,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生活常识也有谬误之处。由此看来,生活中也需要有怀疑精神 ?
第3个例子:“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 —— 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就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戴震幼时提出的问题似乎有些幼稚,但又切中肯綮,引人深思。戴震善于发问,勤于思考,多有建树,终成一代宗师。戴震的成功经历证明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作者从历史、生活、学术三方面举例,充分证明了做学问需要怀疑精神。
( 2 ) 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是通过对事理的分析论证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文中两处运用了这种方法:第1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先从正面分析,指出人们必须经过由疑到思,由思到辨的过程,才能获得真知。接着又引用孟子的话从反面阐释,指出一味信书,唯书是从,科学就永远不能进步。正反对比分析,使读者认识到怀疑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第2处:“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这一段分析,作者先从反面入手,阐述不动脑筋的危害 —— 不动脑筋永远不能治学。危害之大令人警惕。一旦我们打消懒惰思想情绪,解放思想,开动机器,我们就会由无疑到有疑,由有疑到求解,有求解就会有新说,学术就会有发展,有进步。一经作者分析,孰是孰非,读者就清楚了。
2 . 弄清论证的层次 ( 课文训练重点二 )
本文共6个自然段,1、2段通过引用材料提出论点,3、4、5段从消极方面论述怀疑精神是辨伪去妄的重要步骤,第6段则从积极方面论述怀疑精神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重要条件。一正一反,论述的层次十分清楚。
3 . 理解过渡句的作用 ( 课文训练重点,帮助完成揣摩•运用五 ) 。
过渡句在文章中起纽带作用,它可以把文章的相关内容联结在一起,使文章严谨。本文练习题中的“揣摩•运用五”是一道综合性阅读题,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弄清过渡句怎么承上,怎么启下的。过渡句的上半句“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显然是针对前面3、4、5节而言的;过渡句的下半句“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则是下文论述的中心。第6段的②③④⑤句运用事理分析强调怀疑精神对新学说、新发明的作用。⑥⑦⑧⑨⑩句则运用例证说明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明确过渡句所承所启的内容,也就真正认识了过渡句的作用。
4 . 复句分句关关系 ( 假设、条件 )
假设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若”、“倘若”“要是”等,它们常和副词“就”、“便”等配对使用。假设复句另外一种情况是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某种情况,并先退让一步,承认它为事实,后一相应的结果,常用“即使 ( 纵然、哪怕、就算 ) ……也……”的形式。
条件复句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相同的结果,常用“无论 ( 不论、不管 ) ……,都……”等关联词语表示。
5 . 本文应掌握的词语:
墨守 虚妄 辨伪去妄 不攻自破 腐草为萤
二、学海导航
【 学法指要 】
1 . 从课文中找出什么是“怀疑精神” ? 它对做学问起什么作用 ?
提示:课文第四段中概述说:“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五段又具体论述了“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作用:“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 . 课文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单独作为两段,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论证和结构方法,具体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提示:这两句名言放在开头,既提出了中心论点,同时又是文章的论据,并使开头显得新鲜活泼。
3 . 阅读全文,体会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第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中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递进复句,恰好概括了前后两个方面的分论点:“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前一方面的论述,又分作两层,有两个段内小论点,一层进一层的论证中心论点。第三、第四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第五段扩展开去,又提出另一个段内小论点: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这样,本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的怀疑,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论及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4 . 根据自己的体会,谈一谈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自己在学习中存在哪些不足,应该怎样做。
【 妙文赏析 】
放飞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阵稚嫩清脆的童音打断了我的数学解题思路。哦,那是老师的女儿在隔壁办公室里念古诗。熟悉的诗句使我情不自禁地搁下了手中之笔。抬头远望,窗外天高云淡,海蓝色的苍穹是那样辽远深广,微风轻轻吹过,抚着我的脸,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猛然间,我看到笔盒上的月历,它告诉我已经进入了一个放风筝的季节。恍恍惚惚中,一只雪白的风筝飘起来了,飘在蓝天白云中,带着我郁积已久的思绪飘向遥远的年代和空间。
我的童年是用风筝的线轴串起来的,因为妈妈会做一手漂亮的风筝。记得总是在放学以后,我和妈妈便跑到家附近的那所大学的操场上放风筝。风筝刚举过我的头顶便被风捧走了,开始了它飞翔的生活,妈妈不断地抖动着手中的细线在绿地上跑啊跑,那涨得通红的脸所透出来的兴奋全然不属于平日稳重端庄的母亲。此刻,她似乎已不像我妈妈,而像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记得她曾经做过一只漂亮的蝴蝶风筝,我爱不释手,以至于不忍心放飞。我怕风撕破它,鸟啄穿它,更怕它一去不回。但母亲却执意放飞它,她说:“不能飞的风筝只是一堆废纸,一只好的风筝就应该去飞翔,飞得越远越好,即使有一天它变得百孔千疮,它却是一只真正的风筝。记住,风筝的生命在于飞翔。”“风筝的生命在于飞翔”。小小的我便将这句话烙在心里。
没有想到,昔日放飞风筝的我,却被母亲突然放飞到浙西山区的一个穷县。
那是1997年秋天,16岁的我背着行囊来到一个离家几百里路远的小镇上去上高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理想母亲,一个城里养奠处优的女孩为何要远离父母去小镇小念书 ? 母亲微笑地说:“下穷县,苦读书,对她日后的人生之路会有益处,况且,她的名字叫去非 ( 飞 )。”
新的生活是艰苦而陌生的。这里,举目无亲,没有母亲的微笑,没有西子湖的秀色,更没有牛奶面包,伴随我的是无边的孤独和寂寞,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还有每顿饭那难以下咽的咸菜、辣椒。面对生活的巨大落差,我哭、我闹,一个接一个给家里去电话:“让我回家 ! ”母亲无声地挂断了电话,却把依旧醇厚如昔的爱意洒在信纸上,浓浓的真情融在宽容和抚慰之中:亲爱的女儿,还记得你小时候妈妈陪你放风筝的往事吗 ? 我曾经告诉你:风筝的生命在于飞翔。我一直相信,你能放风筝,而且可以放得很好,只是以往我把你的风筝放在我的掌心;现在,我把它还给你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完完全全把自己的风筝放飞、放好。风筝只是薄薄的纸糊成的,它却可以搏击风云,这是真正的坚强。人生如同风筝一样,需要迎接生活的考验,人生的每一份生活经历都是一份生命的诠释,必须习惯在忍受中与命运抗衡。母亲用理性的手绢为我擦去心中的泪水。远离故乡远离亲人的独立生活使我经历了同时代人不曾经历过的磨炼和思考。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苦心,她竭尽全力地放飞了我,只是为了告诉我:自己的风筝线轴在自己手上。
不知不觉,我成了一只风筝,一只飘泊在外的风筝,我甘愿承担那份风雨,承担生活的重荷和责任。我的直觉告诉我,还有一个无形的线轴落在远方城市的一角 —— 母亲的手中,那根承接风筝和线轴的无形长线,便是绵长相连割舍不断的亲情,母亲的心和我的心牵引着同一脉长线,承担着同一份沉重。
异乡的天一样的蓝,异乡的水一样的清,异乡的我勇敢地放飞理想的风筝。
〖赏析〗
飞作运用转变技法,由物及人,即由放飞之风筝而及放飞之“我”,构思带有较明显的杨朔风格,可读 !
【 思维体操 】
古时候,读书人要通过考试,才能称为秀才。秀才不分年龄大小,只要合格,都是称为秀才。
清朝末年,贵州黎平县肇兴有个侗族人,名叫陆本松。这人小时候就聪明好学。他白天上学堂,晚上又自学到深夜。因此很有才学,在当地颇有名气。
陆本松十二岁那年,上黎平府去考秀才。考官见他年小,不让他报名。陆本松说:“考官,我今年十二岁,已读十年书了,让我试考一下吧。”
考官惊奇地问:“你只有十二岁,怎么读了十年书 ? ”陆本松答道:“我七岁进学堂,白天读五年,晚上又学五年,加起来不是十年吗 ? ”考官暗自赞赏,就让他进了考场。
第二天午时,几百名考生进入考场。陆本松站在桌边,比别人坐着还矮一个头。考官给每人发一张一寸宽、两寸长的纸条,要考生们在上面写一万字。别的考生,绞尽脑汁,怎么也写不出一万字,陆本松却轻易地写了出来,考官又很满意。
同学们:这个考卷该怎么写 ?
提示:陆本松写的是:“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里面有“一”,有“万”,并且是从“一”到“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