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鲁迅的作文字数350-450之间!要具体!不太多!好点的!我会再追赏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5:23:45
有关鲁迅的作文字数350-450之间!要具体!不太多!好点的!我会再追赏的!

有关鲁迅的作文字数350-450之间!要具体!不太多!好点的!我会再追赏的!
有关鲁迅的作文
字数350-450之间!要具体!不太多!好点的!我会再追赏的!

有关鲁迅的作文字数350-450之间!要具体!不太多!好点的!我会再追赏的!
我欣赏鲁迅——小学生作文
作者:曾奕宾 时间:2008-2-28 点击数:629 所属年级:小学六年级
谈起鲁迅,就让人感到:他既没有冰心的含蓄委婉,徐志摩的浪漫,也没有老舍似凄厉的诙谐,给人的尽是尖锐与冷峻之感,他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正因为如此,我欣赏他.
初识鲁迅是在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少年闰土》,一开始,我并不怎么欣赏他.当时,我将其内容视为平淡至极,为此我感到反感.
后来,我读了《朝花夕拾》,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读了《拿来主义》,我感到它的犀利之风,鲁迅直把他的投枪匕首指向敌人.鲁迅对敌人的辱骂可谓义愤填膺,犀利尖锐,入木三分.让我深深地感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读《药》、《阿Q正传》、《一件小事》等,激扬的文字间,有他的情绪,平凡中有他的追求.那种感觉,并非一个“佩服”所能言表,“五体投地”或许不太实际,但“顶礼膜拜”倒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
当旧中国,全中国人民仍处在朦胧黑暗之中时,鲁迅却振臂高呼,以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伟大人格,用不懈的努力,以求拯救中国人民.他经受磨难,却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真理.
在鲁迅身上,我感到满腔悲枪,千古兴衰,皆益于其中.早已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但鲁迅先生又告诉我们这些后来人,只有经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墙才能成为沟通的桥.
这正是我所欣赏的鲁迅.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

全部展开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者/有那回音”,以此来祭奠子君,祭奠那些为了爱奋力拍翅飞出围城却又在无可奈何中走向坟墓的女子。《伤逝》是先生少有的温情之作,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性的反抗,更存在的是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无畏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青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声叹息。这之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与希望中他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斗争的空白,留给他只一点罅隙去品位再一次的孤独。
《伤逝》作于五四落潮时期,正如鲁迅在显示中所体会的各样人生情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这些个体所表达的都是先驱者对于寂寞中选择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是突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回避性,这不仅来自五四偏执错误的启蒙思想,更有对自我认识的绝望与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壁、吉兆胡同生活的描写都带有回忆的性质,而这种回忆,终于没能落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后还是回到现实,重新面对新的痛苦与寂寞,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体解放中蕴涵的有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他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封建传统思想以封建“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对思想的摧毁中,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寄托在这里。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雪莱的诗,一同散步,探讨未来,于无畏中将自我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实现了自我的启蒙,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徘徊在希望边缘中渐而升起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未知前路的迷茫。等待的面前面对的是现实的危机,经济的拮据、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使子君与涓生对这种生活产生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溺于与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中,一个开始在内心中反思现实,这种背道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相结合、相协调,而这种结合与协调又不至于丧失自我。这之中,鲁迅提出的,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个性启蒙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体验,更升华为对人的自觉的怀疑。人的独立品格、人的自由自觉都应是与人相协发展的。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的是极大的孤独,这种孤独,在《伤逝》中的体现,不仅有世人对涓生和子君的不理解,更有他们之间的无法沟通,于是个性主义在此沦落为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这种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使得温情的文字背后浮现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然而鲁迅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爱必须有所附丽”,而这种“附丽”不仅来自对现实生活的经济需求,更应有双方自我生命存在的把握,这种希望似乎又于一瞬中陷入虚妄中,悲剧主人公自身本就是与周围环境相对的,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应使其并存对立,择其能用者而用之,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鲁迅不是“泛爱众”,提倡“人皆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纯粹浪漫的个性主义者,他既否定脱离开个性主义的的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正是在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交织的此消彼长中,鲁迅在绝望与希望的中间,依然孜孜不倦的实现着对自我与社会的启蒙。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们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的选择,具有必然的孤立性与矛盾性。
作为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思想的矛盾与破碎,将慈爱与悲怆互为表里,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都表现出先驱者对社会历史的背离与逆转,但这种背离又并非完全的复归,这种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中的先驱者,面对这种寂寞,或在绝望中死亡,或于希望中沉沦,辩不清真正的方向。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一直默默进行的启蒙工作中,是由自我来背负的,这种孤独与寂寞之于绝望与希望,是置于之中的艰难。他曾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历史给予先驱者的馈赠,全由自我一力承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拒绝了完美与圆满,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人生道路的极境,他都抱有怀疑,他同时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调和,在更深沉的痛苦与孤独中践行自我与社会的启蒙,于绝望与希望中实现真理的探索。“斯失子与之德,而留者为空无”。

收起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死了,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向他告别,有的人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花圈围着他,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学生,有工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想到我从此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

全部展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死了,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向他告别,有的人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花圈围着他,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学生,有工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想到我从此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逝世的那一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读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还有一件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天傍晚,北风呼呼地刮着,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车的坐在地上呻吟。我们走过去,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颤抖着说:"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心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和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给他取出碎玻璃片,消毒,又敷上药,扎好绷带。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慢慢地走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拿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息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我们回伯父家的时候,伯父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神情十分严肃。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心里时时关心着普通老百姓的命运。

收起

我欣赏鲁迅——小学生作文
作者:曾奕宾 时间:2008-2-28 点击数:629 所属年级:小学六年级
谈起鲁迅,就让人感到:他既没有冰心的含蓄委婉,徐志摩的浪漫,也没有老舍似凄厉的诙谐,给人的尽是尖锐与冷峻之感,他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正因为如此,我欣赏他。
初识鲁迅是在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少年闰土》,一开始,我并不怎么欣赏他。当时,我将其内容视为平淡至极,为...

全部展开

我欣赏鲁迅——小学生作文
作者:曾奕宾 时间:2008-2-28 点击数:629 所属年级:小学六年级
谈起鲁迅,就让人感到:他既没有冰心的含蓄委婉,徐志摩的浪漫,也没有老舍似凄厉的诙谐,给人的尽是尖锐与冷峻之感,他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正因为如此,我欣赏他。
初识鲁迅是在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少年闰土》,一开始,我并不怎么欣赏他。当时,我将其内容视为平淡至极,为此我感到反感。
后来,我读了《朝花夕拾》,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读了《拿来主义》,我感到它的犀利之风,鲁迅直把他的投枪匕首指向敌人。鲁迅对敌人的辱骂可谓义愤填膺,犀利尖锐,入木三分。让我深深地感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读《药》、《阿Q正传》、《一件小事》等,激扬的文字间,有他的情绪,平凡中有他的追求。那种感觉,并非一个“佩服”所能言表,“五体投地”或许不太实际,但“顶礼膜拜”倒是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
当旧中国,全中国人民仍处在朦胧黑暗之中时,鲁迅却振臂高呼,以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伟大人格,用不懈的努力,以求拯救中国人民。他经受磨难,却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真理。
在鲁迅身上,我感到满腔悲枪,千古兴衰,皆益于其中。早已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但鲁迅先生又告诉我们这些后来人,只有经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墙才能成为沟通的桥。
这正是我所欣赏的鲁迅。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者/有那回音”,以此来祭奠子君,祭奠那些为了爱奋力拍翅飞出围城却又在无可奈何中走向坟墓的女子。《伤逝》是先生少有的温情之作,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性的反抗,更存在的是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无畏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青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声叹息。这之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与希望中他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斗争的空白,留给他只一点罅隙去品位再一次的孤独。
《伤逝》作于五四落潮时期,正如鲁迅在显示中所体会的各样人生情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这些个体所表达的都是先驱者对于寂寞中选择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是突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回避性,这不仅来自五四偏执错误的启蒙思想,更有对自我认识的绝望与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壁、吉兆胡同生活的描写都带有回忆的性质,而这种回忆,终于没能落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后还是回到现实,重新面对新的痛苦与寂寞,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体解放中蕴涵的有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他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封建传统思想以封建“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对思想的摧毁中,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寄托在这里。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雪莱的诗,一同散步,探讨未来,于无畏中将自我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实现了自我的启蒙,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徘徊在希望边缘中渐而升起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未知前路的迷茫。等待的面前面对的是现实的危机,经济的拮据、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使子君与涓生对这种生活产生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溺于与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中,一个开始在内心中反思现实,这种背道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相结合、相协调,而这种结合与协调又不至于丧失自我。这之中,鲁迅提出的,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个性启蒙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体验,更升华为对人的自觉的怀疑。人的独立品格、人的自由自觉都应是与人相协发展的。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的是极大的孤独,这种孤独,在《伤逝》中的体现,不仅有世人对涓生和子君的不理解,更有他们之间的无法沟通,于是个性主义在此沦落为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这种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使得温情的文字背后浮现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然而鲁迅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爱必须有所附丽”,而这种“附丽”不仅来自对现实生活的经济需求,更应有双方自我生命存在的把握,这种希望似乎又于一瞬中陷入虚妄中,悲剧主人公自身本就是与周围环境相对的,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应使其并存对立,择其能用者而用之,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鲁迅不是“泛爱众”,提倡“人皆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纯粹浪漫的个性主义者,他既否定脱离开个性主义的的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正是在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交织的此消彼长中,鲁迅在绝望与希望的中间,依然孜孜不倦的实现着对自我与社会的启蒙。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们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的选择,具有必然的孤立性与矛盾性。
作为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思想的矛盾与破碎,将慈爱与悲怆互为表里,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都表现出先驱者对社会历史的背离与逆转,但这种背离又并非完全的复归,这种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中的先驱者,面对这种寂寞,或在绝望中死亡,或于希望中沉沦,辩不清真正的方向。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一直默默进行的启蒙工作中,是由自我来背负的,这种孤独与寂寞之于绝望与希望,是置于之中的艰难。他曾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历史给予先驱者的馈赠,全由自我一力承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拒绝了完美与圆满,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人生道路的极境,他都抱有怀疑,他同时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调和,在更深沉的痛苦与孤独中践行自我与社会的启蒙,于绝望与希望中实现真理的探索。“斯失子与之德,而留者为空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死了,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向他告别,有的人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花圈围着他,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学生,有工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想到我从此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逝世的那一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读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还有一件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天傍晚,北风呼呼地刮着,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车的坐在地上呻吟。我们走过去,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颤抖着说:"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心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和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给他取出碎玻璃片,消毒,又敷上药,扎好绷带。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慢慢地走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拿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息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我们回伯父家的时候,伯父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神情十分严肃。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心里时时关心着普通老百姓的命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