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每篇100字10篇 【有成语接龙】成语接龙假如是这样的守株待兔、兔走乌飞、飞蛾扑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0:16:18
成语故事每篇100字10篇 【有成语接龙】成语接龙假如是这样的守株待兔、兔走乌飞、飞蛾扑火

成语故事每篇100字10篇 【有成语接龙】成语接龙假如是这样的守株待兔、兔走乌飞、飞蛾扑火
成语故事每篇100字10篇 【有成语接龙】成语接龙假如是这样的守株待兔、兔走乌飞、飞蛾扑火

成语故事每篇100字10篇 【有成语接龙】成语接龙假如是这样的守株待兔、兔走乌飞、飞蛾扑火
竭泽而渔→渔人之利→利令智昏→昏庸无道→道听途说→说梅止渴→渴而掘井→井蛙醯鸡→鸡鸣狗盗→盗钟掩耳
1.竭泽而渔: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2.渔人之利: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劝阻赵王,给他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晒太阳,鹬去啄它,蚌夹住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的故事.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吞并燕赵.最后赵王放弃了战争.
3.利令智昏: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秦军攻占了野王.上党守将冯亭将上党奉献给赵国换取保护,赵孝成王听信平原君赵胜的意见接纳了上党,结果秦昭王派白起进攻赵国,在长平歼灭赵军40万.
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而差点导致赵国灭亡.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利令智昏”.
4.昏庸无道: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唐中宗李显是最昏庸无道的皇帝!
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无力驾驭全局,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都在觊觎最高权力.
公元710年5月韦皇后毒杀了唐中宗李显,又秘不发丧.
5.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古时学者艾子的邻居毛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经常把外边听到的事情加以夸大说给艾子听.一次他说:“一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艾子不信,他又说天上掉下一块二十丈长十丈宽的大肉,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亲耳听来的.
6.说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7.渴而掘井: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春秋时期,鲁昭公被鲁国人赶出鲁国,他逃难到齐国.齐景公问他为什么把国王的位子给丢了,他说他没有任用忠良之材,只信任那些吹嘘拍马之辈.齐景公问晏婴鲁昭王能否重新做一个好国王,晏婴认为一个临噎而掘井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8.井蛙醯鸡: 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这是两个成语故事的组合,井底之蛙和瓮里醯鸡,井蛙就是井底的青蛙,醯鸡是一种小的昆虫.
一只青蛙,住一口井里.它高兴时,在井里跳来跳去,天热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觉得很快活:我是井里的主人,多么逍遥自在!
它正在自得其乐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叫它.它抬起头向井口一看,只见一只大海龟的头几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爿天.只听见大海龟问它:“青蛙老弟,你见过大海吗?”青蛙说:“大海有我的井大吗?海龟老兄,欢迎你下井来作客.”大海龟被它说动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可是,它左腿还没跨进井去,右腿的膝盖已被井栏绊住了.于是,大海龟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诉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广. 青蛙这才知道,井外还有这么大的天地.它又惊奇又惭愧,感到自己的见识太渺小了.
成语“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瓮里醯鸡"大抵如是.
9.鸡鸣狗盗:学雄鸡啼叫,装狗进行盗窃.后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的人.也指微不足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的行为.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他害怕秦王反悔,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怎么还没睡蹭实就鸡叫了呢?但也只得按照规定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离开秦国,逃回了齐国.
10.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从前有个人,发现别人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它敲碎卖碎铜,又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后来他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用棉花把自己的耳朵塞住,听不到自己敲钟的声音,然后去偷钟.结果在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一字千金、金枝玉叶、叶公好龙、龙马精神、神采飞扬、扬眉吐气、气吞山河、河汾门下、下笔成章、章台杨柳、柳暗花明、明辨是非、非同小可、可想而知、知法犯法、法不啊贵、贵人多忘事、事在人为、为富不仁、仁至义尽……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从前有个人,发现别人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它敲碎卖碎铜,又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后来他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用棉花把自己的耳朵塞住,听不到自己敲钟的声音,然后去偷钟。结果在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渔人之利: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全部展开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从前有个人,发现别人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它敲碎卖碎铜,又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后来他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用棉花把自己的耳朵塞住,听不到自己敲钟的声音,然后去偷钟。结果在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渔人之利: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劝阻赵王,给他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晒太阳,鹬去啄它,蚌夹住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的故事。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吞并燕赵。最后赵王放弃了战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