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在明朝的政治地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2:29:42
解缙在明朝的政治地位

解缙在明朝的政治地位
解缙在明朝的政治地位

解缙在明朝的政治地位
解缙(1369年-1415年)明代第一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洪武十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

解缙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才华横溢,但是不懂政治,喜欢耍小聪明,他是一个成功的文人 却不是个成功的政客,所以他在整个明朝政治上基本没什么大的作为。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已是一位18岁的翩翩少年,这年他第一次参加江西省乡试,就一举夺得第一名,人称“解解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列为第七名,经殿试,被录为二甲进士。
明朝的解缙是个才子,他一生最大的亮点是主持编纂《永乐大典》。而一般老百姓虽对他知之甚少,他的名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却流传了五百年,家喻户晓。
  成...

全部展开

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已是一位18岁的翩翩少年,这年他第一次参加江西省乡试,就一举夺得第一名,人称“解解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列为第七名,经殿试,被录为二甲进士。
明朝的解缙是个才子,他一生最大的亮点是主持编纂《永乐大典》。而一般老百姓虽对他知之甚少,他的名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却流传了五百年,家喻户晓。
  成名之初,解缙是个简单正直的人。在杀人如麻的朱元璋底下为臣,其他人战战兢兢,时刻担心性命不保。解缙却屡屡直言犯上,最终被贬回家。建文帝时,解缙终于得到了重新起用的机会,经过几年冷却的他似乎悟出了处世之道,变得“成熟”起来。
  首先,解缙学会了审时度势。建文帝即将倒台之际,几个同榜好友密谈何去何从,解缙陈说大义,似乎要和叛贼朱棣不共戴天。可是谈话结束后,解缙连夜收拾包袱,率先跑到南京城外投降了朱棣。
  接着,解缙学会了抓住机遇,识时务者为俊杰。朱棣准备登基前,请方孝孺草拟《登极诏》,结果被方孝孺骂得狗血淋头,方孝孺因此被诛十族。解缙却欣然接过这笔“业务”,不惜名节为朱棣创作了《登极诏》,从此平步青云。
  按说蜕变后的解缙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大凡年轻时曾经是君子的人,骨子里很难彻底小人化。自我改变的结果往往是“半熟不熟”,在别人眼里是个需要提防的“狠角色”,实质上又不具备小人的“核心战斗力”。
  永乐三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当时朱棣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解缙一句“好圣孙!”让朱棣想起了自己最宠爱的孙子朱瞻基朱高炽的儿子,于是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保住了。此时的解缙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智慧,似乎看到了太子继位后,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可是他没有意识到朱棣印象中,他已经是个需要重点提防的有谋之人。

收起

解缙(1369年-1415年)明代第一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