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草书的历史就草书和楷书的历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4:57:45
楷书、草书的历史就草书和楷书的历史!

楷书、草书的历史就草书和楷书的历史!
楷书、草书的历史
就草书和楷书的历史!

楷书、草书的历史就草书和楷书的历史!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頫、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锺繇书法,具古朴风格,惟传世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无一确实者,多为后人传模或临作.欣赏好的摹拓本,可以想像其古雅书风.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78.htm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擅长今草,现代林散之、余任天先生亦精此道;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文断碑》、《古诗四道》,怀素僧《自叙帖》等等,孙过庭《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近常见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
“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自己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王铎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家中取其长处,集自己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自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草行”之说,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即近于草书的行书.笔法比较流动,清朝刘熙载《书概》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唐朝张怀瓘《书议》云: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故有此别论.
郑板桥善六分半书,是书法中的一种字体,是成份较多的一种“杂体”,郑板桥集篆、隶、行楷八分于一炉,意在八分和篆、隶、行楷之间,故自称“六分半书”.清朝蒋士铨赞郑板桥书法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这是说郑板桥的隶楷参半成六分半书,笔法中间以画法行之.
明朝宋啬《书法论贯》提出事艺书法,须明确“十二门”要点,即:一、澄神,二、执笔,三、用腕,四、正锋,五、临摹,六、结构,七、方圆,八、疏密,九、迟速,十、纯熟,十一、气韵,十二、统论.俱采前人之精论,集以供学书者参悟.
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草书形成于汉代,从汉到唐,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如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和孙过庭《书谱》,狂草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任何书体在使用中都有简便易写的要求,发生省简笔画和潦草的趋势.这种趋势是文字演变的主要原因.每当社会变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文字应用频繁,个人随手省简,异体字出现的速度加快,为了使文字利于应用,势必要加以纠正.“周宣王太史作籀书”、“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隶书”以及蔡邕以八分书写熹平石经等,都是两周、秦、汉各自对当时流行的字加以规范化而颁定的标准字样,也是公认已形成的新的书体为正体字的开端.但是要求简易的趋势并不因此停止.早在记录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里就有简笔和潦草的字迹,史籍中“屈原属草藁”、“董仲舒藁书未上”,说明战国古文和西汉隶书在急速书写时也非正体.据魏晋人记载,东汉北海敬王刘睦“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刘睦死前,明帝派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章帝时,齐相杜度善作习字的范本,章帝曾诏令杜度草书奏事.可见公元 1世纪中叶以来,草字已经不尽是出于匆促书写而是被珍视和仿习的字体了.从近世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到,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到新莽时期,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但是从周代到新莽时期都不曾把草书列为一种书体.《说文解字》成书于和帝十二年(公元 100),许慎在《叙》里说“汉兴有草书”,是以草书为一种书体之始.东汉末期,张芝被誉为草圣,其同时以及稍晚的钟繇等名家辈出,各成流派.当时赵壹有《非草书》之文,蔡邕有类似之议,以维护正体字的地位,这反映出草书已极一时之盛.汉末直到唐代,草书从带有隶书笔意的章草发展成韵秀宛转的今草,以至奔放不羁、气势万千的狂草.历代对章草的名称有不同的说解.有见汉末以来《急就章》有草书写本而说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最为无稽.有以章帝爱好草书或曾令用草书作奏章,甚至说章帝创造草书的,都属臆测.有以章法之章与章程书、章楷的章同义,符合早期草书略存八分笔意,字与字不相牵连,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的事实,近人多信此说.今草起于何时,又有汉末张芝和东晋王羲之、王洽两种说法.从传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汉简、汉砖看,在汉末以八分书为正体字的同时,已经出现近似真书的写法.草书也会随之变异.略晚于张芝的草书家崔瑗作《草书势》,对草书有“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绝笔收势,馀纠结”、“头没尾垂”、“机微要妙,临时从宜”的描述,可见汉末的草书笔势流畅,已不拘于章法.书体演变本来没有截然的划分.说今草起于张芝是从新体的萌芽看;说今草起于二王,是着眼于典型的形成.唐代以来真书沿袭至今.草书在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宋代黄山谷的《李白忆旧游诗》堪称狂草的佳作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