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齐鲁历史的小作文不超过600字,请尽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0:02:32
介绍齐鲁历史的小作文不超过600字,请尽快!

介绍齐鲁历史的小作文不超过600字,请尽快!
介绍齐鲁历史的小作文
不超过600字,请尽快!

介绍齐鲁历史的小作文不超过600字,请尽快!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
齐鲁文化的演进
战国以后,伴随着大国争雄,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新时代.随着齐、鲁文化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及列国纷争形势的造就,齐、鲁作为文化“重心”的地位进一步显现,学术繁荣、名人辈出,齐鲁地域文化由“齐鲁之学”成为“天下之学”,最终由地域文化上升为中国早期文明的核心,并深刻的影响了整个中国文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
1.诸子大半出齐鲁
战国诸子学术的繁荣,是先秦思想学术文化臻于极盛的重要标志,而其发生、发展的中心区域即在齐鲁之地.诸子各家及其代表人物多半出于齐鲁或受齐鲁之重大影响.《汉书·艺文志》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孔子、孟子与墨子都是邹、鲁之人;儒家另一位大师荀子虽为赵人,但年十五即游学于齐之稷下,学术成就于齐国;道、法两家之代表人物老子、韩非子虽不是出自齐鲁两国,但道、法思想的产生却源出齐太公对商代伊尹思想的继承,而先秦道家的重要一派——“黄老之学”的形成与发展则主要是在齐国稷下完成的.庄子是宋国人,但其故里在今山东东明县(东明县古属宋地).后世法家多出秦晋,但法家与齐国的关系却源远流长,与兵家同渊源于殷周之际的兵家始祖姜太公.
齐鲁是汉代经学最发达的地区,西汉的五经八师中,伏生等六人都是齐鲁大儒;东汉时设置的五经博士,齐鲁儒生占了八名.在《汉书·儒林传》中单独立目的有二十七人,齐鲁籍的有十二人.至东汉末年,齐鲁地区又出现了两位著名的大经学家,一位是今文经学大师何休,另一位是古文经学大师郑玄.东晋南朝时期流寓江南的著名士族如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高平郗氏、琅琊颜氏和泰山羊氏都来自齐鲁之乡.齐鲁名士和先进的齐鲁文化南下,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北宋,尚有“为学慕齐鲁”的称誉.魏晋之后,虽然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已逐渐失去其独立性,但它的基本精神依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2. “百家争鸣”在稷下学宫
战国学术文化之重心区域在于齐鲁,与齐国稷下学宫的设置有直接的关系.田齐统治者在齐国都城临淄一带,“立稷下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崇之”,人数曾多至数千人.当时各国的学者,都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稷下学宫,稷下诸子自由争鸣,百家理论展现稷下讲坛.被称为稷下先生著作总汇的《管子》,真实地记载了当时各家学派的理论成果.
3.儒、墨“显学”俱出于鲁
战国诸子之中,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儒家重教育,墨家重实务,两家弟子众多,支派林立,影响巨大.儒家之中大师如孟子、荀子,俱为中国文化巨人,另有七十二弟子,也都个个为圣贤.墨家学派尽管在秦汉之后,淡出主流显学地位,但也涌现出如公输般等中国文化史上的名人.
4.先秦兵学最盛于齐
兵学发达,是先秦文化的一大特色,其辉煌成就多为齐人所创.中国古代兵学号称有十大兵书,先秦时代就有《六韬》、《司马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尉缭子》六种,前四种皆为齐人所著.先秦兵书出于齐者还不止以上数部,《管子》、《荀子》、《鲁连子》等书中都载有重要的兵学内容;齐人中的军事家,除享誉世界的孙武外,像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孙膑、田单,田忌、齐威王都照耀中国军事史.众多军事家与兵学典籍多出于齐,反映出齐国悠久的兵学传统和深厚的兵学根基,从军事文化的层面展现了齐鲁文化在先秦各地域文化中的地位.
5.儒学“天下独尊”
儒家文化植根于传统单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立足于宗法社会和血缘亲情之上,具有浓厚的等级名分观念、礼治主义、亲情主义、等序之爱、泛孝主义等特质,这些使得它不光受到普通民众的认可,也迎合了维护封建专制集权和等差秩序的统治需要,有助于把分散的个体小农整合到专制统治秩序之中,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尽管儒家学派众多,观点各异,际遇不同,但大多都是围绕如何夺取权力和保住王位,而提出政治主张、策略、政策和方法,既为构建完整的主流文化体系提供理论准备和合理性论证,又为维护封建大一统秩序作意识形态辨护.
儒学的丰富内涵和济世安邦的价值取向,使之具有了极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更易为封建王朝所接受,为儒学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春秋、战国和秦汉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两支不同特色的文化逐渐交流融合,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仅在鲁国,孔子门下就有72贤人、3000多个弟子来学习传播儒学.随着齐鲁文化的相互交融,儒学首先传播到齐国.从战国初期,一直到秦始皇,齐国均在临淄设立学术基地,最著名当属稷下学宫,邀请各派名家授业传道.正是有了这个条件,儒学得以在齐国广泛传播.在著名的儒家学者里面,齐人是鲁国之外最多的.孔子之后两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和齐国关系密切.孟子相当一段时间在齐国,荀子长期在稷下学宫传播儒文化,在其书中第一次将齐鲁并称,说明当时齐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大大推进.同时,齐国的管仲学派也积极推动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融合发展.到了战国时期,儒学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国、齐国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儒学由“一国之学术”成为“天下之学术”.
齐鲁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法家思想虽然成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但渊源于阴阳五行学说的“方士文化”在秦朝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至西汉初年,属于齐文化系统的黄老之学又风靡一时,当时统治集团中好黄老之学者甚众,在全国推行无为政治,不过六七十年间,便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文景之治”.汉代形成的“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也和齐鲁文化有深远的渊源关系.西汉学者刘向在《说苑·政理篇》曾说过,齐国“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此霸者之迹也.”鲁国“亲亲者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此王者之迹也.”“故鲁有王迹者仁厚也,齐有霸迹者武政也.”齐鲁霸王之道,不仅被汉代统治者所接受,逐渐合成为“汉家制度”,而且对此后历代有作为的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汉时期,大儒董仲舒吸收了新的思想,既推崇孔子,阐扬仁学,又采齐学之阴阳五行,大讲天人感应,并兼采墨、法等尚同、法治思想,将儒家改铸成新学说,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工具.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纳入封建大一统文化的核心圈之中,成为影响深远的主流文化.